渣油泵的修理工作要如何進行?
(一)主動軸襯套孔與從動軸孔磨損的修理:主動軸襯套孔磨損后,可用鉸削方法磨損痕跡,然后配用加大至相應尺寸的襯套。從動軸孔磨損也以鉸削法磨損痕跡,然后按鉸削后孔的實際尺寸配制從動軸泵殼內腔的修理:泵殼內腔磨損后,一般采取內腔鑲套法修理,即將內腔搪大后鑲配鑄鐵或鋼襯套。鑲套后,將內腔搪到要求的尺寸,并把伸出端面的襯套磨去,使其與泵殼結合面平齊。
(二)主動軸襯套孔的修理:泵蓋上的主動軸襯套孔磨損的修理與殼體主動軸襯套孔磨損的修理方法相同。
(三)主動軸與襯套磨損后的修理:若主動軸磨損輕微,只需壓出舊襯套后換上標準尺寸的襯套,配合間隙便可恢復到允許范圍。若主動軸與襯套磨損嚴重且配合間隙嚴重超標時,不僅要替換襯套,而且主動軸也應用鍍鉻或振動堆焊法將其直徑加大,然后再磨削到標準尺寸,恢復與襯套的配合要求。渣油泵主動軸與襯套磨損后,其配合間隙增大,必將影響泵油量。遇此,可采用修主動軸或襯套的方法恢復其正常的配合間隙。
(四)閥座的修理:如閥座磨損嚴重,可先鉸削除去磨痕,再用上法使之密合。柱塞式閥座磨損后,可放入少許氣門砂進行研磨,直到密合為止。限壓閥有球形閥和柱塞式閥兩種。球形閥座磨損后,可將一鋼球放在閥座上,然后用金屬棒輕輕敲擊鋼球,直到球閥與閥座密合為止。
(五)工作平面的修理:當泵蓋工作平面磨損超過0.1毫米時,應采取先車削后研磨的辦法修理。若泵蓋工作平面磨損小,可用手工研磨法磨損痕跡,即在平臺或厚玻璃板上放少許氣門砂,然后將泵蓋放在上面進行研磨,直到磨損痕跡,工作表面平整為止。
(六)潤滑油泵殼體的修理殼體裂紋的修理:殼體裂紋可用鑄508鎳銅焊條焊補。焊縫須緊密而元氣孔,與泵蓋結合面平面度誤差不大于0.05毫米。
渣油泵的工作原理渣油泵是由一對相互嚙合的齒輪在相互嚙合的過程中引起的工作容積的變化來輸送液體。齒輪安裝在潛水排污泵泵殼內,兩個齒輪分別用鍵固定在各處的軸上,其中-個為主動齒輪,與原動機軸相連,另一個為從動齒輪。當主動齒輪旋轉帶動從動齒輪跟著旋轉時,液體受到齒輪的撥動,吸入管中的液體分兩路沿齒槽與泵殼體內壁圍成的空間到壓出管,當兩齒輪嚙合時齒槽內的液體就被強行帶至壓出管。
不同狀態下渣油泵停止應如何處理?
(一)低溫渣油泵停車時,當無特別要求時,泵內應經常充滿液體;吸入閥和排出閥應保持常開狀態;采用雙端面機械密封的低溫泵,液位控制器和泵密封腔內的密封液應保持泵的灌漿壓力。
(二)渣油泵停止運轉后應關閉泵的人口閥門,待不銹鋼污水泵冷卻后再依次關閉附屬系統的閥門。排出泵內積存的液體,防止銹蝕和凍裂。
(三)高溫家用水泵停車應按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執行,停車后應每偏20一30min盤車半圈,直到泵體溫度降至50℃為止。
(四)輸送易結晶,易凝固,易沉淀等介質的泵,停泵后應防止堵塞,并及時用清水或其他介質沖洗泵和管道。
渣油泵在啟動時有哪些操作?
(一)啟動電機,觀察渣油泵運轉是否正常,且無雜音;
(二)打開渣油泵的出入口閥;
(三)打開渣油泵的放空閥,排除渣油泵內氣體后關閉;
(四)檢查電機,軸承處溫升<80°;
(五)檢查軸封泄漏情況,正常時填料密封泄漏應為10~20滴/分,且沒有發熱現象;機械密封泄漏應小于5~10滴/分;
(六)打開渣油泵的人口閥門;
(七)渣油泵出入口壓力應在規定范圍內;
(八)渣油泵的軸竄量不超過2~4mm(多段渣油泵);
(九)渣油泵的振動在轉數為1500r/mn以下者,不應超過0.1mm,轉數在1500r/mn以上者,應保持不超過0.06mm。